DB62∕T 2481-2024 红砂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甘肃省)
ID: |
B6765D439DA34F58B2F7B2D7B37E9DE1 |
文件大小(MB): |
0.71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65 □B62,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DB62/T 2481—2024,代替 DB62/T 2481—2014,红砂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for Reaumuria soongorica,forests,2024 - 07- 23 发布2024- 10- 23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2/T 2481—2024,目 次,前言.II,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 1,4退化程度划分.1,5恢复技术措施.1,51轻度恢复1,5.2 中度恢复 2,5.3 重度恢复 3,6保护技术措施.3,61单株(丛)保护.3,6.2 群落保护 3,6.3 保护效果评价.4,7有害生物防治 4,8监测 4,81监测对象.4,8.2 监测方法 4,9检查验收..4,91人工修复措施效果调查.4,9.2验收标准 4,10档案管理.4,附录A (资料性)红砂林封育及人工修复效果调查.5,附录B (资料性)红砂林封育及人工修复样地观测项目及要求 6,I,DB62/T 2481—2024,刖 s,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2/T 2481—2014《红砂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与DB62/T2481—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改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其中删除了LY/T 1749、DB62/T 1499,增加了GB/T 15776、,GB/T 15781、LY/T 1952、LY/T 2244.1LY/T2676、LY/T3179、DB62/T431;,b)删除了 “术语和定义”中3.1红砂、3.3人工修复、3.4雨养植被、3.5封育工程区术语,修改了3.2,红砂林术语定义;,c)修改了 “红砂天然林保护和恢复技术”章节,增加了 “退化程度划分”、“恢复技术措施”、,“保护技术措施”章节及相关技术内容;,d)修改了 “病虫害防治”章节为“有害生物防治”章节及相关技术内容;,e)删除了 “保护实施前的调查、设计”章节及相关技术内容;,f)增加了 "监测”章节及相关技术内容;,g)修改了 “检查验收”章节相关技术内容;,h)修改了 “技术档案”章节为“档案管理”章节及相关技术内容;,i)删除了附录A,修改了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甘肃省林草标委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上房寺自然保护站、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盐渍化研究站、,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武威市“金色大道马踏飞燕”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榆中县自然资源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龙、金敏艳、武晓玲、张万玉、曾雪花、蔡亮、王芝义、何彩、廖杰、张,沛云、张华、祁红艳、南继科、陆红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4年首次发布为口862/1 2481—2014o,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上房寺自然保护站负责解释,II,DB62/T 2481—2024,红砂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砂林退化程度划分、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措施、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的红砂林保护与恢复,其他同类地区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森林抚育规程,LY/T 1952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2244.1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第1部分:野生植物保护,LY/T 2676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LY/T3179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DB62/T4311红砂硬枝杆插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红砂林 Reaumuria soongorica forests,分布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以红砂为优势种和建群种,且红砂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天然或人工,林,4退化程度划分,红砂林退化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界定标准参照LY/T3179的规定执行,5恢复技术措施,51轻度恢复,511适用条件,适用于退化程度为轻度的红砂林,进行封育保护,使植被逐步自然恢复到原生状态,1,DB62/T 2481—2024,51.2恢复措施,封山禁牧。具体技术措施参照GB/T 15163的规定执行,51.3封育期限,封育期为4a.7a,52中度恢复,521适用条件,适用于退化程度为中度的红砂林,采用适度人为干预措施,促进植被自然恢复,52.2恢复措施,5221 抚育,具体技术措施按GB/T 15163和GB/T 15781的规定执行,5222 利、播,具体技术措施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5223 补植,具体技术措施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522.4 平茬复壮,5224.1平茬复壮条件,红砂林平茬复壮具体条件参照LY/……
……